革新企業服務生態
各轄市(區)科技局、財政局,常州經濟開發區科技金融局、財政局,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市委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532”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引領、人才匯聚的現代化常州,進一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實施轉化和產業化,大力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增強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現啟動2022年常州市科技成果轉化計劃(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項目的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點
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大力促進產學研深度結合,以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聚焦產業“卡脖子”難點和戰略產品的重大創新,重點培育碳纖維等先進碳材料、“碳達峰、碳中和”等產業集群,重點支持高附加值核心單元、關鍵材料和重大整機標志性產品的轉化和產業化,打通科技成果促進產業發展的通道,顯著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引導我市主導產業向中高端攀升,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二、指南方向
(一)重點產業專題
6001碳纖維等先進碳材料
國產高強高模系列碳纖維規模化穩定制備及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技術,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50K及以上大絲束碳纖維高效聚合紡絲、連續均質化預氧化碳化制備技術及裝備。
高品質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洪量制備技術及改性、應用(太赫茲通信、柔性顯示、動力電池、導熱、功能涂料等)技術,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應用技術及裝備。
6002 “碳達峰、碳中和”先進技術
新一代核電、氫能等新型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新型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及裝備,風電機組及儲能系統關鍵技術及裝備。
綠色低碳制造工藝技術轉化。低碳工業流程再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重點產業/行業降碳關鍵技術及裝備。
(二)產業創新專題
1.新一代信息技術
6101集成電路:面向移動通信、汽車電子等典型應用的自主可控高端專用芯片,工業控制高端芯片,AR微顯示芯片,模擬及數?;旌想娐返忍厣圃旃に嚰把b備,SiP封裝(射頻模塊封裝)等先進封裝技術,大尺寸硅片、高精度光刻膠等關鍵配套材料。
6102 5G通信:高國產化率小基站,高性能介質波導濾波器等關鍵元器件,低功耗基帶數字信號處理單元、高速光器件等小基站關鍵核心部件,陣列、多波束和多頻段等基站天線,高頻覆銅板材料及PCB,基于光子集成技術的光傳輸系統。
6103工業互聯網:設計仿真、現場控制、嵌入式軟件等工業軟件及系統,傳感及控制器、智能機床、工業機器人等工業互聯數據采集智能設備,工業互聯網平臺及產品。
6104人工智能應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人機交互、智能決策控制等裝備,人機協同邊緣計算系統,智能駕駛的車用MCU、車載雷達射頻芯片等車用芯片,高性能毫米波雷達、可視覺融合超聲波傳感器等部件,人工智能高階自動駕駛系統。
6105區塊鏈:核心算法、高效協議、智能合約等關鍵產品及其區塊鏈底層平臺,基于自主可控區塊鏈平臺的智能制造等行業典型應用產品,區塊鏈與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應用系統。
2.生物醫藥
6201新藥創制: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疫苗,高發重大疾病創新抗體藥,重組蛋白等創新生物技術藥,針對耐藥性病原菌感染等重大疾病的化學新藥,臨床和市場價值顯著的中藥及天然藥物新藥,中藥標準化控制新技術及裝備,新藥創制關鍵生物模型。
6202高端醫療器械:CT高壓發生器等醫療器械關鍵核心部件,高場強超導磁共振、動態光學成像等設備,精準智能手術及輔助機器人,醫用生物材料及植(介)入產品。
3.新材料
6301第三代半導體:高品質原料硅,高質量襯底,大尺寸襯底及外延材料,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子、功率電子、紅外探測等電子器件,單晶硅生產爐等核心設備。
6302特鋼材料:高端軸承鋼、軌道交通用鋼、先進工模具鋼、高強度海洋工程用鋼、高強韌合金結構鋼等關鍵基礎特殊鋼,精密刀具、蒸汽輪機大葉片等關鍵部件,航空航天專用裝備,高效連鑄機、高速精軋機等裝備。
6303先進基礎材料:高強韌輕質合金等先進有色金屬材料,高純度石英等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制品,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特種有機高分子材料,高穩定OLED發光材料、微電子高端化學品、分離膜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關鍵材料。
4.先進制造
6401工業機器人:新型傳感器、多軸運動控制器、高精度減速器及一體化關節、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驅動器、末端執行器等關鍵核心部件,先進工業機器人、極端環境特種機器人等終端產品。
6402高端數控機床及精密儀器:超長壽命高精密軸承、超高速電機高精密驅動與控制、智能化高檔數控系統,高精密經濟型數控機床及加工中心,精密數控機床數字孿生系統。無損檢測等高精度儀器儀表,高端檢具,光譜成像等高性能科學儀器,高端民用射線成套裝備。
6403智能制造核心裝備:高光束質量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統、陣列式高精度噴嘴(頭)等基礎零部件,激光(電子束)高效選區熔化等增材直接制造裝備,新一代主控系統等智能控制系統,高效高可靠柔性自動生產線,檢測、裝配等智能成套裝備。
6404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海工裝備、高技術船舶關鍵設備和配套系統,深海油氣鉆井、浮式生產儲卸、遠洋特種作業等海工裝備,大型LNG雙燃料動力船、超大型集裝箱船等高技術船舶,深地深海關鍵設備及配套系統。
5.新能源及節能環保
6501智能電網:新一代高效光伏電池、新型風電機組、下一代核電等新型能源關鍵裝備,高效能量轉換的大容量儲能系統及大電網柔性互聯等核心設備,特高壓、超高壓交直流變壓器等關鍵設備。
6502新型環保:高質量微濾膜等水處理、高濃度工業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長江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業氣體凈化設備及資源化利用的關鍵裝備,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裝備,工業生物技術及產品。LNG冷能發電等高效節能裝備。
6.其他
6601安全生產: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安全生產預防控制等裝備及系統,基于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風險監測預警裝備,高靈敏生命探測設備、高機動搶險救援裝備、高危環境作業機器人等應急救援專業裝備。
6602高科技農業:優質抗逆水稻新品種、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優質高效的水產、家禽、設施蔬菜等其他農業重大新品種,智能化精準作業農機裝備,未來食品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
6603科技抗疫:新冠病毒抗體(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盒,智能化快速消毒設備,數字化、模塊化的智慧手術室系統、控溫防護裝備、抗新冠口服藥等。
三、支持方式
當年經專家評審后擇優指導性立項,次年組織專家開展項目實施情況現場監督檢查,依據實施情況擇優下達項目經費,并優先推薦申報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
四、申報基本條件
(一)申報單位條件
1.申報單位應為常州市行政區劃(除溧陽市)內注冊的獨立企業法人單位。
2.申報單位應具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財務管理機構健全,財務管理規范,建立研發費用輔助賬,有研發投入且按規定進行年度會計核算。項目申報時,企業應如實填報上年度企業研發投入情況和本年度研發投入預算情況。
3.申報單位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具備完成項目所必需的人才、裝備和產業化條件,具備一定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礎,能為完成項目任務提供必要的自籌資金。
4.同一企業同一年度只能申報一項重點研發計劃(工業、農業、社會發展科技支撐)或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項目。
(二)項目負責人條件
1.項目負責人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職業道德和實施項目所需的組織與管理協調能力。
2.項目負責人應是項目第一承擔單位的正式在職人員,并能在法定退休年齡前完成所申報的項目。
3.同一項目負責人同一年度只能申報一項重點研發計劃(工業、農業、社會發展科技支撐)或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項目。
(三)申報項目條件
1.申報項目必須符合指南方向。實施方案必須科學合理,實施內容明確,技術路線成熟,預期目標具體,經費預算合理。
2.項目實施周期一般不超過三年。第一承擔單位必須為項目建設與運行的主體,鼓勵產學研合作聯合申報,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
3.項目主要研究和示范工作須在我市完成,并在我市有明確的應用和推廣前景。
4.項目新增投入1000萬元以上。
(四)優先支持類
1.優先支持新增投入5000萬元以上的重大成果轉化項目;
2.優先支持高端人才牽頭的項目;
3.優先支持與國內高校院所產學研的項目;
4.優先支持能為完成任務提供充足自籌資金的項目。
5.優先支持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五)限制申報類
1.項目負責人或企業承擔的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存在下列情況之一,該項目負責人或企業不得申報:
(1)未填報2021年市科技計劃在研項目執行情況表;
(2)2020年4月1日起,有終止、撤銷;
(3)2021年4月1日起,有總結結題;
(4)截止2022年4月1日,有應結未結。
2.項目負責人存在下列情況之一,不得申報:
(1)在研和擬申報市科技計劃項目達到3項及以上;
(2)有在研的市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項目;
(3)有在研的市重點研發計劃(工業、農業、社會發展科技支撐)項目。
3.企業在研的重點研發計劃(工業、農業、社會發展科技支撐)和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項目達到2項及以上,該企業不得申報。
4.研發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5.已獲國家、省、市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6.未按要求完成上年度科技統計的企業不得申報。
(六)其他有關事項
1. 2022年常州市科技計劃體系見附件。
2.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項目申報單位和項目負責人均須在項目申報時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進一步明確各自承諾事項和違背相關承諾的責任。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申報本年度計劃項目。
3.嚴格落實審核推薦責任,項目申報單位和主管部門按照《常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常科發〔2021〕20號)等文件要求,對申報材料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嚴格履行項目審核推薦職責。項目申報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有法人主體責任,在項目申報、立項和實施過程中相關責任主體有弄虛作假、學術剽竊、冒名頂替、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不良信用行為的,一經查實,將記入信用檔案,并按《常州市科技計劃項目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常科發〔2020〕97號)做出相應處理。
4.切實落實廉政風險防控要求,按照管行業就要管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嚴格落實省、市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相關要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切實加強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嚴格執行科技部《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托行為處理規定(試行)》(國科發監〔2020〕360號)要求,對因“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所獲得的項目,將撤銷立項資格,追回全部市資助經費,并對相關責任人或單位進行嚴肅處理。
五、申報程序
(一)申報方式
1.采取網上申報和書面申報相結合的方式,須確保書面材料與網上材料的一致性;
2.新申報單位須注冊,由市科技局審核通過方可登錄。項目申報系統4月11日開放。
(二)網上申報
通過“常州市創業創新服務平臺”(www.czcycx.com)首頁上的“2022年常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鏈接,進入常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kjj.changzhou.gov.cn),點擊“科技服務大廳”的“企事業單位入口”,點擊“新版科技管理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市科技服務平臺),注冊登錄后填寫并上傳材料。
(三)書面材料
1.項目信息表、任務書摘要(或可研摘要、實施情況報告摘要)、項目負責人基本信息表和企業科技發展報告(在市科技服務平臺中在線填寫);
2.設計任務書(或項目申報書、可研報告、實施情況報告,格式請到常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通知公告欄下載)、財務報表、審計報告;
3.每個項目應提供一份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申請使用科研誠信承諾書(承諾書固定格式請在市科技服務平臺附件中下載),簽字蓋章后掃描上傳至系統,原件不要和申報材料裝訂在一起,由主管部門匯總后統一提交至常州市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科技項目服務科;
4.申報項目需經主管部門網上審核通過后,在市科技服務平臺中生成并打印帶水印的書面材料。
(四)申報推薦
1.項目申報按屬地化管理,各主管部門務必認真審核,申報材料經主管部門網上確認推薦后,原則上不予退回。
2.本年度申報采取限額制,具體限額數量如下:金壇區6項,武進區合計18項(其中武進高新區6項、西太湖科技產業園3項、常州科教城3項),新北區18項,天寧區6項,鐘樓區6項,常州經開區6項。
(五)截止時間及材料報送
1.書面材料一律用A4紙打印,左側裝訂,經主管部門審核簽章后上報一式一份。書面材料由主管部門匯總后統一送至常州市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科技項目服務科(常州市廣化街1號金谷大廈9樓910室)。
2.網上申報截止時間4月29日17:00,書面材料截止時間5月13日17:00。
(六)聯系方式
1.常州市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科技項目服務科:沈才俊,黃浩艷;聯系電話:88101380,88105072。
2.申報系統技術支持聯系電話:88120195。
3.市科技局科技服務業處:焦宏偉,聯系電話:85681519。
附件:1. 2022年常州市科技計劃體系
2. 科研誠信承諾書(項目負責人、承擔單位)
3. 2022年常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科技成果轉化培育)
(此件主動公開)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 常 州 市 財 政 局
2022年4月2日
附件下載:
3. 2022年常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科技成果轉化培育)
詳細信息請瀏覽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
知更鳥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高企認定、專利申報、商標疑難案件、智能制造補貼、兩化融合補貼,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價值,專業團隊,全程輔導,值得信賴。